《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 2015.
很早之前我翻过华杉写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没留下什么印象,所以,说实话,对这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我一开始也没有抱有特别的期望。不过翻开来,还是有很多地方颠覆了我原来的理解。对于这类满是“知识点”的书,不打算一下子看完,放到Kindle里慢慢琢磨吧。
《孙子兵法》不是讲奇计得胜的书,是讲实力决胜的书
要承认,说起孙子兵法,我首先想到的也确实是三十六计。记起在清华时,还选修了《孙子兵法》这门课,好像大部分时间讲的也是三十六计。所以看到第一章就觉得挺有意思——《孙子兵法》的价值观。
我们读《孙子兵法》,往往第一个字就读偏了,偏得很深刻,是价值观的偏差。这第一个字,就是第一篇的篇名,《计篇》的“计”字。
人们常常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并列,甚至并为一本书,叫《<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不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计的“计”,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孙子兵法》的计,不是用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不是讲计谋。
为什么说把“计”理解为奇谋巧计,是价值观问题?因为那是人性的弱点,贪巧求速,总想设个奇谋巧计就搞定了。这恰恰是孙子反对的。《孙子兵法》不是讲奇计得胜的书,是讲实力决胜的书。
确实得惭愧地说,确实从第一个字就读偏了。华杉说,孙子的“计”,是基本面,不是操作面。是最拙的,不是最巧的。
没有稀缺资源,就发展稀缺能力
大雪师兄说过好几次要怎么样才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最近的一次是在回清华的招聘会上。他说,“说白了,企业要成功,就是要垄断”。想想,说得很对啊,不要不敢说,企业能成功,就是拥有稀缺性的资源,或者能提供稀缺性的价值,商业上没有稀缺性,怎么可能成功?
我认为,想明白这件事情后,还需要想明白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拥有稀缺性的资源:
我们的父亲不是李嘉诚,也不是XX。但很多人很多时候有一种资源幻觉,觉得自己拥有资源,其实不是这样的,你看似拥有的资源,都是交换。别人看待你,你看待别人,都是这样的。不要幻想自己并不拥有的东西,尤其是不要以自己并不拥有的东西作为基础去考虑长远的发展,那是一定要还的。
没有稀缺性的资源,那么我们只能发展稀缺性的能力,提供稀缺性的价值,这是个人成长和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归根结底,又回到老问题,大部分人能够积累的,唯有稀缺性的能力,而要拥有这些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
“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战而胜之法;不是战而后胜之法,是先胜而后战之法。”不机会主义,不取巧,去积累那些稀缺性的能力,去赢得你的垄断地位,去获得碾压式的成功。
原来《孙子兵法》教我们,也是从价值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