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回来看的书是《高效演讲:斯坦福最受欢迎的沟通课》,看了一点点,就想起了我最糟糕的那次演讲,于是放下书,开始写点东西。
我的那次最糟糕的演讲
现在想来,我的那次最糟糕的演讲还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客观地说,我是挺擅长演讲的,演讲属于我的强项。而那次演讲呢,人并不太多,内容我也挺熟悉,还准备过,但现场一直在淌汗,从第一个感觉不好开始就彻底进入崩盘状态,讲完完全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对自己也失望到了极点。结束之后落荒而逃,出去和我那不靠谱的发小哥们打了半个小时电话讨论原因,当然,我那不靠谱的发小哥们从来分析不出什么原因,适应症主要是用于缓解焦虑。
打完电话,在路边的椅子上坐了好一会儿,缓过来,才想明白真正的原因:自己之前对这次演讲抱了太高的期望,不说希望完美,总希望至少能做到接近自己的上限,一旦感觉不好,就快速陷入了紧张和焦虑,又进一步影响了状态。
其实呢,那次演讲在别人看来,或许并没有那么糟糕,但因为自己太过在意,太过用力,节奏、气氛、反馈,有一点出现些问题,就觉得一定会让人失望,因此在演讲过程中不断给了自己不好的反馈,直接造成了我最糟糕的演讲。
实质上,这是不够Tough,不够独立的缘故。独立的人,应该有稳定的价值观和安全感,这种价值观和安全感不建立在外在评价之上,而主要来自于对自身的认知。
从依赖到独立
昨天的文章里提到了史蒂芬·柯维,他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似乎就提到了这样的一个成长路径,就是由依赖期(Dependence)到独立期(Independence)到互赖期(Interdependence)。生理上的独立是指可以自食其力,不依赖他人的物质帮助就可以生存;智力上的独立是指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框架,可以不依赖他人代为思考;情感上的独立是指能自我管理,不在乎外在的毁誉,不因无法取悦别人而失去自己。
不够独立,很多时候是因为不够Tough,就如那次最糟糕的演讲中表现出来的那样。另外,虽然当时我就把这问题想清楚了,但后来自己还是花了不少时间,专门去练习,更认真准备,勇敢去挑战那些以前没有发过言的场合,才最后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这两年很多事情其实都可以看到自己这样的成长路径,就拿当CEO来说,也经历了从依赖到独立的这一过程。一开始没有特别明确的个人意图,愿意付出,非常在意外在评价,小心翼翼,却发挥得连正常水准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而一旦开始独立,去搜寻和找到自己那件“没有任何人帮助也要完成的事情”,就很快恢复到高水准。从依赖到独立,或许是每个还算称职的CEO的必由之路吧。
理想的互赖状态
独立比依赖要成熟得多得多,但更好的成长模式是互赖。从依赖到独立,是从无界限到有界限的过程;而从独立到互赖,则是从有界限到有一种更高级的“界限”的过程,是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体会到与万物,与周边人唇齿相依的关系,共享心智模式。
在生理上互赖,是指不仅自食其力,还有余力帮助外界;在智力上互赖,是指可以分享知识和经验,取长补短,相互激发;在情感上互赖,是指有稳定的自我认知,可以自我满足,但也可以坦承那些对于爱、情感、了解、付出的需要,不再羞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无论是工作和生活,这都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所以,就让我们朝着这样的自己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