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多能干细胞系列(四):“因法制宜”的风险管控
TiPLab 忍冬
2023-08-07

风险衍生于技术,不同重编程方法的专利风险情况存在差异,本文将以重编程步骤中的技术特征要素为切入点,尝试总结围绕不同技术特征的风险管控建议。

自2006年Shinya Yamanaka等人制备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征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以来,全球已有多个基于iPSC衍生细胞的临床试验获批,人工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领域发展迅猛。“重编程”作为iPSC制备的关键步骤,在近20年内的不断尝试优化过程中,诞生了许多围绕这个步骤的发明,许多发明也都进行了专利布局,那么在iPSC相关产品商业化前,“重编程步骤”有哪些潜在的专利风险问题需要关注呢?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把领域内比较常用的重编程策略分成了三大类,包括I类重编程因子法、衍生自I类的II类(重编程因子+其他功能组分)法以及III类化学重编程法。在这些常用重编程策略中,引入风险的技术特征为重编程因子、重编程因子的调控/表达策略、功能组分(大部分为化学组分)。而这其中,主要的专利风险难点在于重编程因子的调控/表达策略和化学功能组分。

特征“重编程因子”部分可能存在风险点,主要来源于单个重编程因子及重编程因子的组合配方。早期的重编程因子即将面临问世20年的时间关口,因此这些单个重编程因子的相关专利保护也即将到期,大概率会存在专利悬崖现象,比如,倘若相关产品于2024年后商业化,则无需过于关心来自Oct4因子宽泛的专利障碍。而多个重编程因子通常以与表达/调控策略组合的形式进行保护,从专利视角的规避设计看,这类风险并非完全没有规避空间。

而“重编程因子的调控/表达策略”部分,其发明保护的情况分散且复杂,造成的主要难点是如何将这类潜在的专利障碍找出来。一方面,专利申请的权利主体复杂,相关技术除了源自产业界外,也有不少诞生于高校的研究团队,这为风险排查增加了不少难度;另一方面,策略分类上选择性较多,早期在其他相关领域验证过的基因表达策略,以及后续才挖掘使用的新型基因调控策略,均可用于重编程步骤,进一步配合各个策略下的细节优化,因此在技术层面可选择的方案非常多。

因此,像这类比较分散的专利风险,很难通过单一的检索策略就实现全面的风险排查,加之宽泛的难以绕开的专利障碍较少,对于涉及使用该技术特征的相关企业,例如选择I类(重编程因子法)或者II类(重编程因子+功能组分法)重编程策略的玩家,我们建议可以在整个流程方案有相对完整的候选方案时,再入手开展相关风险的排查工作,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风险情况,也为后续的风险解决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当然,从风险解决的角度看,可选择的重编程路线多,就意味着当考虑进行针对性规避设计时,可供备选的切入点就多,企业可以选择自己更加擅长的路线进行规避设计方案的开发。

而关于“化学功能组分”特征部分,其应用于重编程制备iPSC,存在较为宽泛的专利障碍,这类风险恰恰是在前期排查时容易被遗漏的。因此为了避免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对于涉及到使用化学组分进行重编程的相关企业,例如选择使用III类重编程(化学重编程法)或者II类重编程中以小分子试剂作为功能组分的玩家,我们建议在明确化学组分的研发方向时,就可以考虑开展这类宽泛专利障碍的排查工作。比如未来的研发方向将在某一特定靶点的抑制剂中进行筛选,则可以优先明确是否有“某类抑制剂用于iPSC制备”这类宽泛的专利障碍存在;或者未来使用的小分子结构,将在某一类固定母核的基础上进行改构,则同样可以优先考虑排查针对该母核结构的潜在风险,提前判断宽泛的风险情况,为后续产品研发做好风险管控工作。

总的来说,iPSC的制备,其主要的风险来源集中在“运行方法-重编程”步骤,选择不同的重编程方法,在专利风险排查及解决时会面临不同的情况,领域玩家还需根据实际使用技术的特点,整体把控相关风险的排查节奏,找到“因法制宜”的风险管控策略。

随着各国对干细胞疗法监管制度的完善,我们也期待着,承载着众多科学研究者心血的iPSC细胞治疗产品,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突破重重困难,真正造福于广大患者!

* 以上文字仅为促进讨论与交流,不构成法律意见或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