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命周期和专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BMS为延长药品Buspar的生命周期就在专利申请上煞费苦心。从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呢?
2017/11/03
两个月前,华海药业的帕罗西汀胶囊以首仿身份获得美国FDA批准,一时间业界欢呼雀跃。毕竟,这件事代表了以下的罕见组合:中国企业+成功挑战专利+在美获批+首仿药。那么,从帕罗西汀胶囊的故事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
2017/10/20
上期TiPLab磨杵君介绍了一个医药用途发明领域极为经典而纠结的无效和诉讼案例,其纠结的关键点在于给药特征是否对医药用途权利要求具备限定作用。在本期的短文中,TiPLab磨杵君将与大家分享另一个小故事,探讨创造性和成功预期的关系。
2017/08/21
与MSD之间围绕PD-1抗体的纠纷刚刚落下帷幕,稍作休整的BMS又收拾停当坐在了原告席上,2017年7月26日,BMS联合小野制药共同在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递上三个诉状,分别将Genentech,AstraZeneca,Serono,Merck和Pfizer告上法庭,眼看江湖风云再起。
2017/08/11
TiPLab磨杵君将在本期短文中介绍医药用途发明非常著名的无效和诉讼案例,从而对我国审查实践和司法实践中对医药用途发明的审视做初步的探讨。
2017/08/04
这一次我们来探讨生物医药领域中另一常见的技术主题——医药用途类型的发明。本期的短文将先讨论用于保护医药用途的特殊的权利要求。
2017/07/28
在上篇短文中,TiPLab磨杵君和大家初步探讨了主要国家的动物模型和动物细胞发明所涉及的动物品种的问题。接下来,TiPLab磨杵君将讨论动物细胞发明和“公序良俗”问题、实用性问题之间的纠结。先来看看动物模型和动物细胞发明与公序良俗问题之间的关系。我国《专利法》第5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可以称该法条为“公序良俗原则”,该法条的目的在于防止对可能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导致犯罪或者造成其他不安因素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在生物医药领域,由于实验的对象多为细胞、动物等,常常会引发伦理道德的问题,并且在实际的专利申请中,动物细胞相关发明也常常会收到“违反专利法第5条的规定”的评价,那么目前,对于动物细胞相关发明的审查尺度究竟如何呢?
2017/07/14
自2012年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被首次报道后,在短短数年中就带来了专利申请量和相关论文发表量的激增,这将基因编辑技术再次推向了公众的视野。2012年TALEN(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based Nuclease)作为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就曾入选Science杂志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而2015年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又当选了Science杂志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这些都见证了基因编辑领域的迅速发展。下面这篇小文我们来共同了解下什么是基因编辑以及保护各种主流基因编辑技术的代表性专利。
2017/06/23
2017年6月12日,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对Sandoz vs. Amgen案的一纸判决明确了生物类似药产品在向FDA报批的过程中,涉及专利舞蹈的若干问题。预期此判决会加速生物类似药的上市速度。在谈论本案的具体案情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专利舞蹈以及专利舞蹈到底是怎么个跳法。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