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Lab医药专利研究-小分子专题:从Rimegepant看Me-better药物专利保护
以first in class潜力药物telcagepant为基础,BMS充分研究其分子结构以及化学特性,在其原有结构上进行合理修改,得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药效更优的rimegepant。作为一款典型的改构药物,rimegepant是如何在telcagepant具有专利保护的基础上获得me-better药物的专利保护呢?
阿巴西普无效行政纠纷案-药物专利申请中相关适应症的公开
在药物或其用途及疗法的专利申请中,公开的相关适应症信息在为他人申请专利制造了障碍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后续申请设置了障碍,申请人应当根据实际的不同需求来取舍适应症的公开范围。
专利保护基因编辑发明的挑战和策略之二
基因编辑目前是生物医药行业中最具前景的领域之一,关于基因编辑的中国专利申请方兴未艾。本期我们将讨论另一个关于CRISPR核心技术在中国专利授权的故事。
专利保护基因编辑发明的挑战和策略之一
基因编辑目前是生物医药行业中最具前景的领域之一,关于基因编辑的中国专利申请方兴未艾,一些早期国外申请人提交的基因编辑的专利申请也逐渐进入了复审阶段。TiPLab磨杵君将关注这些案例,探讨基因编辑领域专利申请的相关法律问题。
TiPLab医药专利研究-小分子专题:首款膀胱癌靶向疗法erdafitinib
2019年4月,美国FDA加速批准了强生公司的erdafitinib(Balversa®)用于治疗患有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膀胱癌的成年患者。在这里,我们聊一聊围绕首款FGFR抑制剂的专利申请。
迈兰诉百健Tecfidera专利无效案-剂量专利的非显而易见性
对于用药剂量一类的发明创造,评价其非显而易见性时主要集中在两点:(1)现有技术是否教导了某一特定活性成分的有效剂量范围;(2)活性成分的特定使用剂量在现有技术公开的使用范围基础上是否是显而易见的。
武田药品专利无效案:申请日后补充实验数据能否被采信?
最高院公开宣判的武田药品专利无效案,明确地宣告当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欲通过提交对比试验数据证明其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创造性时,接受该数据的前提必须是针对在原申请文件中明确记载的技术效果。
Broad研究所CRISPR核心专利再受重创
2020年1月16日,欧洲专利局(EPO)上诉委员会(board of appeal)以优先权不成立导致的新颖性缺陷为由,维持了关于撤销Broad研究所用于保护CRISPR技术的核心专利之一EP2771468的决定。这是2020年生物医药专利领域的重大新闻,很可能对Broad研究所在欧洲的一系列CRISPR相关专利/专利申请不利。
核重编程因子无效案-人胚胎来源细胞可专利性问题
2019年审查指南的修改将符合一定条件的人类胚胎相关发明创造纳入了专利保护的对象,但是对于涉及该条件之外的其他来源于胚胎的细胞,还是要从发明目的和发明点出发具体分析其工业或商业目的。
一只柚子引发的侵权纠纷:植物新品种权究竟保护的是什么?
最高院知产庭公开宣判的“三红蜜柚”案,明确地宣告实践中所有大规模未经许可种植受保护的果树、蔬菜、花卉及其他观赏性植物品种的整株植物,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都将构成品种权侵权。繁殖材料的判断是界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范围的关键,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品种权申请文件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