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权利要求作为专利的保护客体的判断
2019年3月15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就“Natural Alternatives International v Creative
第一三共 vs 万生药业案:马库什权利要求的性质及其在无效程序中的修改问题
马库什权利要求能概括性地表征大量具体化合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然而,正是由于其极强的概括能力,对其新颖性、创造性、修改方式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尝试从专利权无效纠纷案中探讨马库什权利要求的性质及在无效程序中的修改方式。
葡糖淀粉酶相关专利无效请求纠纷之(三)
专利复审委员会近期对一系列“葡糖淀粉酶”相关专利的无效请求进行了口头审理,并做出了无效审查决定。上期我们讨论了关于氨基酸序列突变的权利要求得到说明书支持的衡量标准,本期我们将探讨判断生物医药领域说明书公开充分的问题。
美国诊断方法的可专利性近况——以Athena VS Mayo案为例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近期就Athena公司的一项专利的可专利性做出了判决。该判决可以反映目前CAFC对疾病诊断相关发明可专利性的态度,对于biomarker等其他有商业价值的保护客体,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葡糖淀粉酶相关专利无效请求纠纷之(二)
专利复审委员会近期对一系列“葡糖淀粉酶”相关专利的无效请求进行了口头审理,并做出了无效审查决定。上期我们讨论了关于“新序列”的创造性判断标准,本期我们将探讨涉及氨基酸序列突变的权利要求是否得到说明书支持的问题。
葡糖淀粉酶相关专利无效请求纠纷之(一)
近期,专利复审委员会对一系列“葡糖淀粉酶”相关专利的无效请求进行了口头审理,并做出了无效审查决定。这些案件的争议焦点包括说明书中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发明的创造性与说明书中实验数据的关系、涉及序列的发明的创造性判断标准等,对了解目前生物医药领域的审查实践有很好的参考价值,TiPLaber将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些有趣的案例。
PCV13疫苗之争:辉瑞专利壁垒被打破,新格局拭目以待
2015年6月底,辉瑞的PCV13疫苗的组合物核心专利被无效,主要问题在于“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因而专利权人声称的技术效果和技术问题不能作为判断专利权创造性的依据。该无效案件给予潜在竞争者更大的发挥空间,新的竞争格局拭目以待。
CRISPR专利之争在美国告一段落
2018年9月10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裁定,麻省理工学院张锋教授及其所属的Broad研究所拥有的CRISPR专利(US869735)与加州大学的相关专利申请不同(of
从利拉鲁肽制剂专利无效案看糖尿病药物领域的角逐
利拉鲁肽是诺和诺德公司销售的治疗II型糖尿病的GLP-1类似物。诺和诺德公司因不服利拉鲁肽相关专利ZL 200480034152.8被专利复审委宣告无效而提起行政诉讼。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此做出一审判决,驳回诺和诺德公司的诉讼请求,使得利拉鲁肽相关竞争更为激烈。
IL17抗体TALTZ卷入专利纷争
2018年7月2日,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GENENTECH)向美国南加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认为礼来的TALTZ侵犯其专利权。一时专利纷争云起,给这个研发、销售都炙手可热的IL17抗体领域带来更多未知的变数和挑战。